工程機械及重卡製造商上半年業績理想。中聯重科(1157 HK / 000157 CH,買入),三一重工(600031 CH,未評級)及徐工(000425 CH,未評級)等大型工程機械製造商的淨利潤均錄得大幅增長(同比增長100-200%)。我們認爲後續驅動因素包括新産品推出、市場整合、環保政策帶動更新替代需求以及進口替代增加。短期而言,主要製造商在公布業績後指9月份工程機械訂單有所回升。我們預期政府基建開支增長將帶動四季度銷量增加。
- 上半年大型製造商收入增長較爲顯著。行業集中度上升趨勢持續,三一重工和中聯重科等大型製造商收入同比增長超過50%,主要受惠於起重機及混凝土機械的强勁需求,以及兩者市場份額的增長。挖掘機的替代效應令裝載機需求進一步受壓,柳工(000528 CH,未評級)和中國龍工(3339 HK,持有)等輪式裝載機製造商因此受影響,上半年僅錄得低單位數收入增幅。
- 毛利率擴張。經營杠杆和産品組合提升,帶動大部份製造商於上半年的利潤率擴張。中聯重科與三一國際(631 HK,買入)毛利率分別同比增長4.5個百分點及3.6個百分點。我們預計隨著更多産品推出,兩家公司的毛利率仍有上升空間。
- 研發開支持續增加。主要製造商在上半年提高了研發費用比率。我們相信加强研發是未來的主要趨勢,通過引進智能製造工序降低成本,以及開拓智慧産品將成爲公司未來成功的關鍵因素。2019上半年,濰柴動力(2338 HK,買入)在研發費用上投入24億元人民幣,屬行業中最高。在增長方面,三一重工的研發費用同比增長1.8倍。在費用比率方面,三一國際將研發費用比率提高3個百分點至6.9%。
- 經營現金流意外强勁。大部份製造商運營現金流顯著改善,表現令人驚喜。這顯示除追求銷量增長外,製造商仍保持謹慎原則注重收款。强勁的經營現金流反映公司整體盈利質量提升。
- 行業前景:主要製造商預期嚴格的環保政策包括淘汰老舊機型以及實行新排放標準將繼續支持更新替換需求。另一方面,進口替代將成爲零部件製造商的增長動力,如恒立液壓(601100 CH,未評級)在推動液壓泵閥銷售方面進度理想,而濰柴動力目標則是工業動力領域的大缸徑發動機。目前液壓泵閥以及大缸徑發動機兩類産品的市場均由海外製造商主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