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港股策略報告:疫情影響及策略

新型冠狀病毒成為股市黑天鵝,拖累港股近日急挫。借鑑2003年沙士疫情期間港股表現,估計現時恒指未見底,2月份走勢料偏弱,宜減持直接受累疫情的行業及週期性股份,待出現恐慌性拋售才吸納優質股份。

 

  • 好消息盡出,黑天鵝乍現。1月份港股先升後急跌,上半月受中美首階段貿易協議推升,但源自武漢之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擴散,令本已反映了眾多好消息的港股走勢急轉直下,恒指於七個交易日累跌9.8%。疫情與2003年的 “沙士”(非典型肺炎)較相似,較沙士傳播速度更快,但死亡率暫時較低。

 

  • 借鑑沙士,推測後市。從時間或幅度推測,今次新病毒觸發之跌市於3-4月份見底機會較高。時間上,港股於沙士疫情開始穩定前一個月見底回升。對今次新病毒疫情,醫學界對何時到達高峰之估算未有共識,較保守的估計到4月達高峰,則恒指可能最快於3月見底,預先反映疫情受控。幅度上,沙士期間恒指累跌18.7%,今次疫情至今僅跌9.8%。

 

  • 港股未夠恐慌。重大壞消息觸發的跌市,通常於恐慌中見底,但近日港股於跌市中之成交額未見大幅增加,沒出現恐慌性拋售。恒指波幅指數(VHSI)升至23以上,仍低於近兩年幾次的高位26至30水平,反映市場或未夠恐慌,未出現終極一跌。

 

  • 業績期或帶來額外風險。2月底至5月中是港股年度及季度業績期。由於疫情影響內地及香港之經濟活動及交通往來,上市公司的核數工作因而受阻,可能導致大批公司未能趕及於3月底前公布年度業績,引發停牌潮,影響投資者信心。季度業績方面,無論內地或香港企業,第一季業績將或多或少受疫情拖累。

 

  • 技術分析:恒指國指島形頂。恒指及國指均出現 “島形頂” 見頂形態,並已跌穿上升通道,中綫走勢轉弱,相信陷入小漲大回格局。若果疫情短期內未受控,或要下試去年8月低位24,900。美股亦有轉弱跡象。標指剛跌穿上升通道,MACD發出賣出訊號。

 

  • 投資策略:減持受累行業及週期股,勿過早嘗試抄底。現時策略宜審慎,減低持倉比例,首要減持最直接受累疫情的行業,包括航空、旅遊、酒店、博彩、零售、餐飲、電影,並把握任何技術性反彈的機會,減持股價波動的週期性股份,如內房、券商、基本金屬、汽車。同時可提高防守股之比重,主要是公用股。中長綫而言,疫情到達高峰前、市場出現恐慌之際,相信是吸納優質股之機會。屆時可集中關注盈利增長較強、盈利能見度高之行業,及憧憬穩增長政策之板塊。

 

  • 行業觀點:概括而言,消費、科技硬件、券商、汽車較受疫情打擊;醫療、綫上遊戲及視頻、綫上教育或反而受惠;內銀、可再生能源、機械設備有較強防守力。          
點擊閱讀原文

公司地址:香港中環花園道三號冠君大廈45-46樓

電話:(852) 3900-0888 傳真:(852) 3761-8788

招銀國際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9-2025 CMB International Capital Corpor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