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研究】中國銀行業 – 評估“新冠”疫情的影響

我們認為中資銀行近期的股價調整已過度反應了新冠病毒對行業基本面的影響。我們測算疫情對行業2020年淨利潤的負面影響至多為4.8%。穩增長政策的陸續實施以及銀行利用超額撥備對盈利下行的對沖將減少實際影響。中資銀行股具備防禦性且估值接近歷史低點,風險回報吸引。

 

  • 一季度信貸投放略緩,但預計全年增速不減。疫情爆發期間經濟活動放緩,從而抑制企業運營及個人消費產生的信貸需求。假設疫情在3、4月得到控制,預計在逆週期政策的調節下,貸款投放將在後續月份顯著加快,因此短期衝擊對全年信貸增速影響不大(我們預計所覆蓋銀行的2020年貸款同比增速為9.0%)。

 

  • 中收增長可能受拖累。受疫情影響,信用卡、貿易和資本市場相關業務的手續費收入增速可能有所放緩。但主要通過線上渠道產生的中收,如支付和理財業務手續費受影響較小。

 

  • 對資產質量的潛在擾動。疫情對實體經濟造成衝擊,批發零售、交通運輸和酒店餐飲等行業的相關企業(截止1H19占總貸款的15.0%)難免會出現逾期貸款。小微企業(截止1H19占總貸款的5.1%)因延遲開工以及銀行風險偏好下降,更易遭遇現金流問題。但最終逾期轉化為不良貸款的程度將取決於當局穩增長政策的執行效果。

 

  • 政策對沖可能導致息差承壓。銀保監會要求銀行加大對疫情防控相關領域的信貸支持力度,包括對受影響嚴重的企業予以展期或續貸,並適當下調貸款利率等。央行亦在過去兩天通過公開市場操作淨投放了5,500億人民幣流動性,並下調逆回購利率10bp。預計2月MLF及LPR利率下調將是大概率事件。

 

  • 測算疫情對銀行盈利的負面影響為4.8%我們嘗試從四個方面量化疫情對銀行2020年利潤的影響,並做作出以下假設:1)貸款增速放緩1.0ppt,2)手續費增速放緩1.0ppt,3)信貸成本增加5bp,4)監管窗口指導使貸款和同業利率下降10bp。基於測算,以上四種情況將分別削減行業2020年淨利潤0.6%/0.4%/2.6%/1.2%。但預計銀行可通過釋放超額撥備來平滑盈利波動,因而實際影響不宜高估。我們維持行業6.5%的2020年淨利潤同比增速預測。

 

  • 行業估值吸引。A/H股中資銀行YTD下跌8.7%/9.2%,跑輸滬深300/恒指(同期下跌7.6%/5.4%),當前2020年P/B為0.74/0.60倍,較歷史均值低1個標準差,建議趁低吸納。行業首選為平安銀行(000001 CH)、光大銀行(6818 HK)和建設銀行(939 HK)。
點擊閱讀原文

公司地址:香港中環花園道三號冠君大廈45-46樓

電話:(852) 3900-0888 傳真:(852) 3761-8788

招銀國際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9-2025 CMB International Capital Corpor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