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指料隨美股回落,考驗22,800支持。上週五港股跟隨隔夜美股上升,恒指最多升438點,高見23,791,收市僅升132點或0.56%。大市成交1,224億港元。李嘉誠家族連日增持,長和(1 HK)及長實(1113 HK)升約5%。基建股憧憬穩增長政策,中鐵(390 HK)及中聯重科(1157 HK)升4-5%。上週五美股回落,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2萬億美元刺激經濟方案,但投資者趁好消息沽貨,道指收市跌4.1%。本週市場觀望一系列經濟收據,包括週二中國官方製造業PMI、週三中國財新製造業PMI、週三美國ISM製造業PMI、週四美國首次申領失業金及週五美國非農職位等。今日恒指料隨美股回落,短期支持於 “小雙底” 頸綫22,800,若守穩則仍有望反彈至24,000之上。香港政府昨日起禁止超過四人的群組於公眾地方聚集,餐廳則實施招待客人數量不得超過正常提供座位的一半等措施,為期14天,料對餐飲及零售股帶來沽壓。
- 中央政治局: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發行特別國債,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中共中央政治局3月27日召開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會議指出,要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和實施力度。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發行特別國債,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會議强調,要加快釋放國內市場需求,要擴大居民消費,合理增加公共消費,啓動實體商店消費,保持綫上新型消費熱度不减。
- 中國1-2月工業利潤同比下降38.3%。國家統計局公布, 1-2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4,107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38.3%。國有控股企業利潤總額1,465億元,下降32.9%;股份制企業利潤總額3,159億元,下降33.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利潤總額796億元,下降53.6%;私營企業利潤總額1,208億元,下降36.6%。
行業及公司速評
- 工行業績符預期,估值吸引。工商銀行(1398 HK)2019年盈利增長4.9%,符合我們及市場預期,派息比率維持30%。管理層展望業務穩定:疫情雖令資產質量造成短期打擊,主要來自信用卡及消費貸款,但全年影響料可控;信貸需求自3月起隨復工復產開始恢復,我們維持盈利預測不變,維持 “買入” 評級及目標價7.5港元。
- 中行海外業務風險上升,估值近谷底。中國銀行(3988 HK)2019年盈利增長4.1%,符合我們預期,較市場預期高2.7%。現時疫情打擊全球經濟活動,並導致主要央行大幅減息。中行之外幣資產佔比較高(約25%),淨利差下跌壓力因而較大,而其製造業貸款佔比高於同業,不良貸款的風險因出口需求減少而上升。中行之2020年預測市帳率僅0.43倍,較五年平均低22%。我們維持盈利預測不變,維持 “買入” 評級及目標價4.6港元。
- 中海外財務穩健,上調至買入。內房股中國海外(688 HK)2019年核心盈利增長10.1%至343億元人民幣,大致符合預期,毛利率下跌4.1個百分點至33.7%,仍處於行業領先水平。去年合約銷售額3,772億元,我們估計今年約3,740億元。已預售而未入帳金額2,753億元,提供超過一年的盈利能見度。公司財務穩健,淨負債比率32.7%。我們估計今年核心盈利增長18.5%。目標價28.12港元,相當於30%的NAV折讓,評級上調至 “買入”。
- 碧桂園合約銷售目標增長一成,維持買入。內房股碧桂園(2007 HK)2019年盈利增長14.2%至396億元人民幣,符合預期。公司去年合約銷售5,522億元,今年1-2月合約銷售同比跌28%,但管理層有信心全年增長10%。公司淨負債比率46.3%,我們認為是財務最健康之內房民企之一。身為行業龍頭,我們相信碧桂園於此困難時期反而會受惠。我們估計今年盈利增長14.6%。目標價14.55港元,相當於45%的NAV折讓,維持 “買入” 評級。
- 財險保費收入料將回升,上調至買入。中國財險(2328 HK)2019年盈利增長49.7%,派息比率由2018年之39.1%提升至42.2%。受疫情影響,今年1-2月保費收入同比減少4.4%,車險及非車險均受壓。我們認為財險產品之需求是延後而非消失,隨着經濟活動復甦及刺激汽車消費的政策出台,預料汽車銷售及財險需求將復甦。賠付率方面,非車險之賠付率可能因疫情而上升,但車險之賠付率料下降,因汽車使用量減少。公司現時估值偏低, 2020年預測市帳率0.77倍,評級上調至 “買入”,目標價由10.16港元調低至9.83港元,相當於2020年預測市帳率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