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指料24,000-24,600上落,觀望美股業績。上週五港股上升,恒指曾漲660點,午後升幅收窄,收市升374點或1.56%。大市成交增至1,379億港元。保險股領漲,友邦(1299 HK)、國壽(2628 HK)升逾4%。受疫情打擊嚴重的航空及博彩股大幅反彈,內大三大航空股升5-7.4%,永利澳門(1128 HK)升7.2%。國際銀行股跑輸,滙豐(5 HK)及渣打(2888 HK)跌約0.5%。美股上週五上漲,道指升705點或2.99%,主要憧憬有藥物能治療新冠肺炎,以及美國公布復工三部曲指引。不過,油價持續受壓,紐約期油急跌至17美元。由於上週五港股已跟隨美股期貨上升,已大致反映上述利好因素,估計今日開市恒指變動不大,短綫料於24,000-24,600上落。本週市場繼續關注美股首季業績,約有五分一的標指成分股公布業績,包括不少工業、科技及消費品企業。
- 基本因素:內地3月份乘用車銷量105萬輛,同比跌40.4%、環比升318%,反映隨著疫情於內地大致受控、汽車經銷商復工,乘用車銷量出現V型反彈,我們的行業分析員估計4月份銷量繼續改善,按年跌幅料收窄至5%。政策方面,2月份至今有十多個省市推出支持汽車消費政策,國家層面的政策則可能有待兩會落實。廣東省政府上週公布開展汽車下鄉專項行動,佛山更早於2 月中成為今年第一個推出汽車消費支持政策的城市。廣汽於廣東省銷量約佔其總銷量的25%,是較受惠政策的汽車生產商。廣汽去年底以來推出不少新車型,包括廣汽傳祺GS4及廣汽本田皓影(Breeze)於2019 年11 月推出,廣汽豐田威蘭達(Willander)於2020 年2 月上市。當疫情影響漸減,新車型料可帶動銷量有較強反彈。今年預測市盈率僅6倍。
- 技術分析:股價較年初高位下挫35%,比3月中低位更低,但最近營造 “小雙底”,過去三天形成 “早晨之星” 利好形態,若能升穿小雙底頸綫6.78元,短期量度目標7.4元,中綫上望8.0元。
- 買入:現價 目標:8.0元 止損:5.9元
經濟及行業速評
- 中國經濟次季開始復甦,全年料增長2.8-3.5%。中國首季GDP同比下跌6.8%,大致符合市場預期,並略勝IMF於4月15日估計的下跌8%。1-2月經濟嚴重收縮後,3月份略為回穩,但各行業之反彈力度較為分化。綜合而言,第一季經濟下滑主要因封城措施令供應受阻,第二季則開始反映就業及收入疲弱造成的需求下滑,而出口受海外疫情影響,料於4-5月份繼續受壓。未來經濟增長步伐視乎國內消費復甦力度及全球疫情發展。據我們經濟師的基本情境估計,第二/三/四季GDP將增長3.0%/6.5%/7.0%,全年增長2.8%,樂觀情境則估計全年增長3.5%。
- 政治局會議首提 “六保”。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17日召開會議,分析國內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研究部署抓緊抓實抓細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當前經濟工作。本次會議强調加大 “六穩” 工作力度的同時,還提出了 “六保” :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産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關於經濟工作出現多個新提法,其中關於財政政策、就業以及民生方面新的表述,釋放重磅信號。
- 基建工程訂單保持增長,有利工程機械需求。內地主要基建工程承建商中國鐵建(1186 HK)、中鐵(390 HK)及中國建築(601668 CH)公布了第一季新增訂單,其中基建工程訂單分別同比增長22%/12%/20%,反映在疫情之下,基建工程訂單仍維持穩健增長,加上國策推動基建以及地方政府專項債加快發行,估計基建活動及新項目動工將加快,利好工程機械及重型卡車之需求。我們繼續看好三一重工(600031 CH)、恒立液壓(601100 CH)、中國重汽(3808 HK)及中聯重科(1157 HK/000157 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