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業績,恒指短綫料回落。上週五港股下跌,恒指跌146點或0.61%。大市成交縮減至828億港元。科網股跌幅較大,阿里巴巴(9988 HK)跌3.1%,金蝶(268 HK)及金山軟件(3888 HK)跌逾6%。金礦股隨金價逆市上升,招金(1818 HK)漲3.2%。上週五美股上升,油價進一步反彈,加上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式簽署4,840億美元紓困法案,以及美國財長稱正考慮向美國油企提供貸款計劃,均利好市場氣氛,道指升260點或1.11%。圖表上,恒指週綫圖形成 “黃昏之星” 利空形態,加上日綫圖早前形成 “小雙頂”,估計短期向下機率較高,下試22,800-23,000。本週聚焦季度業績,美股有至少140隻標指成份股放榜,包括蘋果(AAPL US)等科技龍頭。滙豐(5 HK)、恒生銀行(11 HK)、工行(1398 HK)、農行(1288 HK)、交行(3328 HK)將於週二公布季績。本週港股僅得三日市,週四及週五假期。
- 基本因素:中國燃氣是內地領先之管道燃氣分銷商。疫情令中國經濟活動短期大減,包括天然氣在內的能源需求下降。我們的行業分析員估計,中燃於今年首季之售氣量同比減少約10-15%,接駁費收入亦受影響。內地復工復產下,管理層於4月初表示售氣量已回復溫和增長。現時股價較1月22日高位低21%,相信已反映疫情影響。股價受壓的另一原因,是被主要股東之一韓國能源公司 SK E&S 於4月17日減持,減持或與該公司之業務受累油價大跌及本身負債比率偏高有關,而減持後股權只剩1.45%,不用擔心再有大手減持造成沽壓。中燃於4月23日向董事和合資格僱員授出期權,行使條件是公司盈利達標:2022年度(3月年結)純利達140億港元,或2023年度達150億,此兩數字與去年6月公布的相同,意味管理層並沒因疫情調低該兩年之盈利目標,相信有助穩定投資者對公司長綫盈利前景的信心。
- 技術分析:股價於22.4元附近形成利好的 “小雙底”,上週五以大陽燭急升8%,料短期挑戰頸綫28元,若突破,中長綫量度目標33.3元。MACD綫亦剛剛升穿訊號綫,發出買入訊號。
- 買入:現價 目標:33.3元 止損:22元
經濟及行業速評
- 太保首季盈利增53%,維持買入。中國太保(2601 HK)首季保險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2%,其中壽險減少1.1%,產險增長10.4%,淨利潤增長53%,主要受投資收益增加及手續費及傭金支出減少推動。雖然市場波動令公司錄得投資公允值虧損,但我們相信股權投資之實現收益、股息及利息收入支持投資收益增長。期內年化淨投資收益率/總投資收益率為 4.2%/4.5%,同比跌20/10基點。壽險表現較弱,個人客戶新保業務收入同比跌31.1%,但隨着疫情受控及公司代理人質素提升,我們預期業務將於第二季逐漸回復增長。現時股價相當於0.46倍預測內含價值,相信已反映一季度的最壞情況。維持 “買入” 評級,目標33.93港元。
- 長城汽車首季虧損,行業復甦可期。長城汽車(2333 HK)公布第一季業績,受累新冠肺炎,收入同比跌45%,錄得虧損6.5億元人民幣,去年同期盈利7.7億元。汽車銷量同比跌47%至15萬輛,我們估計全年銷量110萬輛(公司目標120萬)。長汽是首家公布一季度虧損的汽車生產商,我們預期其他同業亦將錄虧損,而股價或未充份反映虧損幅度,因此行業或將於未來幾週受壓,但相信是趁低買入的機會,因為料將於稍後受惠延後的需求釋放、政策支持及庫存補充。我們的行業首選是廣汽(2238 HK)及吉利(175 HK)。
- 大家樂料盈利跌近九成,短期看法審慎。餐飲股大家樂(341 HK)發盈警,預期截至3月底之年度純利同比下降85-90%,主要由於消費意欲低迷加上新冠肺炎令收入減少,以及高經營槓桿(固定成本比例較高)。按盈警推算,年度盈利僅約5,900萬-8,900萬港元,較我們預期低62-74%,較市場預期低74-83%,並意味下半年度虧損約6,100萬-9,100萬元。雖然2021年度預測市盈率僅18倍,低於五年平均之21倍,但我們估計2021年度業績將繼續受收入減少及毛利率收窄打擊,而2020年度末期股息之削減幅度可能令投資者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