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股表現反覆,恒指下試24,168。港股昨天先升後跌,反彈乏力。恒指早段隨隔夜美股反彈,最多升147點,但午後受A股及美股期貨倒跌拖累,恒指收市跌155點或0.64%。大市成交繼續縮減至1,039億港元。昨夜美股大幅波動,早段向好,但科技股再度轉弱,加上能源股下滑,三大指數均由升轉跌,納指曾升1.4%,收市倒跌近2%。美國上周首次申領失業金人數環比持平於88.4萬人,高於市場預測的85萬人,而美國參議院就3,000億美元的紓困法案表決未能通過。圖表上,納指本周初跌穿短期升軌後,昨天盤中反彈受制該升軌,尚未攞脫調整走勢。估計恒指短期繼續下試8月份低位24,168,恒生科技指數則跌至3月份以來之中期升軌,今天可能隨美股下挫而跌穿。整體而言,相信科技股回調屬健康調整,料本港上市之互聯網龍頭企業再跌空間不大,有望較其他科技股早一步回穩。
- 美元反彈,英鎊急跌,短期或不利股市。隨着美股高位回落、避險情緒回升,美元滙價過去一兩周由低位反彈,正挑戰下降軌阻力。同時,英國與歐盟的脫歐貿易談判陷入僵局,英鎊兌歐元跌至五個月低位、兌美元跌至七周低位並跌穿上升軌,亦推動美元指數向上。若美元確認升穿降軌,短期將不利環球股市表現,延長股市調整時間,而英鎊轉弱將較為不利英國業務較多之個股,例如滙豐(5 HK)、電能(6 HK)和長江基建(1038 HK)。
- 華為發布鴻蒙2.0作業系統。華為昨天於年度開發者大會宣布推出自家的鴻蒙作業系統2.0版本,華為智能手機將於2021年全面支援鴻蒙2.0。雖然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於8月份回升,但華為受美國的禁令影響,我們估計華為智能手機於2021年之出貨量將同比大跌80%至3,000萬台,華為設備供應商之出貨量於未來幾個月較不明朗,另一方面,小米、三星、Oppo將於四季度積極推出新款智能手機,估計將帶動相關的設備供應商於9-10月份之出貨量。綜合而言,我們看好2020下半年及2021年盈利能見度高、受惠小米市佔率上升和蘋果新產品周期的股份,包括小米(1810 HK)、比亞迪電子(285 HK)、立訊精密(002475 CH)及歌爾(002241 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