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逼近三萬關,成交再創新高。雖然港股整體估值不再便宜,但預期短期內仍有上升動力。在樂觀情況下,恒指有望上試32,100,即相對目前仍有7%上升空間。我們偏好走勢落後的周期板塊和個股。
- 北水影響力增加。近期經港股通南下資金踴躍,是推升港股之重要動力,南向交易佔港股大市成交比率升至逾三成。不過,南向交易成交急增,很多時候與恒指拐點同步出現,或意味恒指拐點稍後將至。
- 恒指估值近十年峰值。恒指近期急升後,2021年預測市盈率升至13.5倍,接近過去十年之預測市盈率峰值。雖然恒指納入更多增長股,有助估值稍微上升,但港股整體估值不再便宜。
- 未來數周料上升動力持續。北水大量南下掃貨,主要原因是2020年港股/H股跑輸A股,估值相對便宜。H股經過一輪補漲後,A股較H股之平均溢價由去年底接近50%,收窄至目前的33%,但仍高於歷史平均,反映H股相對而言仍吸引,相信短期內南下資金仍將高企。
- 恒指嚴重超買,但預期仍有上升空間。恒指之14天相對強弱指數(RSI)高見86.3,罕見如此超買程度。在此前幾次,恒指平均於其後13個交易日再漲7%見頂。
- 升浪尾聲周期股跑贏。在2015年4月及2018年1月兩次股市升浪後段,皆由金融、能源及內房股份跑贏大市。
- 策略——偏好落後的周期板塊和個股:1) 券商受惠於股市活躍,目前市帳率低於歷史平均水平;2) 保險同樣受益於強勢股市;3) 內房因市場對貸款上限反應過度而落後大市;4) 部份板塊或出現行業內輪動,看好某些板塊內的落後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