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人行收水,恒指三天累跌半成

宏觀及行業                                                

  • 憂人行收水,恒指三天累跌半成。港股連跌三天,恒指累計跌1,608點或5.33%。昨天同時受美股和A股下挫拖累,恒指低開382點後,跌勢加劇,最多跌830點,收市跌747點或2.55%。大市成交回升至2,699億港元。多隻食品股逆市急升,百威亞太(1876 HK)升4.9%,是最佳藍籌,旺旺(151 HK)康師傅(322 HK)漲逾6%。人民銀行昨天於公開市場操作淨回籠資金1,500億元人民幣,是去年10月份以來最大規模回籠,令市場憂慮貨幣政策收緊。昨夜美股反彈,道指升0.99%,納指升0.50%。美國公布上周首次申領失業救濟人數環比減少6.7萬,至84.7萬,低於市場預期,並創4個月新低,利好市場氣氛。另外,市場繼續觀望美國紓困措施,眾議院長佩洛西表示,眾議院下周將繼續推進一項議程,讓民主黨在沒有共和黨支持的情況下通過新一輪紓困法案。

 

  • 恒指國指島型頂,料調整未完。港股今天料隨美股溫和反彈,但圖表上,恒指和國指昨天裂口下跌後,形成了利空的 “島形頂” 形態,恒指之量度下跌目標約為27,800-28,000,國企指數之量度下跌目標約為10,900-11,150,均接近上升軌支持。

    

  • 疫苗接種帶來復蘇,內需將成為中國經濟引擎。招商銀行兼招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丁安華教授分析:進入 2021 年,全球經濟有望步入由疫苗廣泛接種所帶來的復蘇,人類將迎來最終戰勝疫情的曙光。隨著疫苗復蘇,中國出口增長將失去動力,內需自然成為經濟的引擎,特別是順週期的消費。“全面促進消費”,關鍵在於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時通過 “促進住房消費健康發展” 和 “發展服務消費” 激發居民消費潛力。判斷中國經濟運行的真實形態,需要觀察季度環比數據。今年經濟環比增速可能的形態是:一季度防疫升級、就地過年,經濟活動環比趨於放緩,可能運行在潛在水準之下;之後兩個季度受益於全球經濟復蘇帶來的外部需求上升,增速再次上行至潛在水準之上,四季度受制於中國生產替代效應的消退和全球貿易份額的減少,環比增速再次下行。整體來看,2021 年經濟環比增速難以持續維持在潛在增速之上,第四季度可能會出現經濟增長的拐點。

    

  • 中國軟件和IT服務行業受惠新基建和數字轉型,首予 “優於大市” 評級。我們首次覆蓋中國軟件和IT服務行業,給予 “優於大市” 評級。我們相信國策的新基建計劃對於雲服務的推動,以及傳統產業利用人工智能(AI)升級,將對軟件和IT服務行業帶來持續多年的增長,估計中國大眾雲市場規模於19-22年複合增長37%至1,770億元人民幣,而中國AI市場規模料於19-22年複合增長38%至280億美元。基於增長能見度的考慮,選股的偏好是:雲 > SaaS > AI。我們覆蓋的股份包括萬國數據(GDS US/9698 HK, 買入, 目標價:131.15美元/127港元)中國軟件國際(354 HK, 買入, 目標價:11.35港元)廣聯達(002410 CH, 買入, 目標價:107.26元人民幣)海康威視(002415 CH, 買入, 目標價:74.28元人民幣)明源雲(909 HK, 持有, 目標價:48.75港元)大華股份(002236 CH, 持有, 目標價:26.72元人民幣)
點擊閱讀原文

公司地址:香港中環花園道三號冠君大廈45-46樓

電話:(852) 3900-0888 傳真:(852) 3761-8788

招銀國際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9-2025 CMB International Capital Corpor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