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近期媒体的相关报道,我们认为央行可能会采取下调存款基准利率的方式,为银行降低贷款利率创造空间,从而更有效地为实体经济提供信贷支持,应对疫情对经济造成的影响。我们的敏感度分析表明,下调定期存款利率10bp、活期存款利5bp,对银行业2020年 NIM和净利润的正面影响为5.5bp和2.0%。
- 存款成本是整体负债成本的决定性因素。银行的贷款利率主要取决于四个变量,包括负债成本、营业支出、信贷成本和目标息差。后三个变量多由银行自身业务性质所决定,短期内难有改变。而负债成本(包括存款、同业和债券融资成本)会随着央行的货币政策而变动。截至2019上半年,我们所覆盖银行的同业和债券融资成本平均同比下降了33bp和41bp,但存款成本却同比上升20bp,导致总负债成本同比上升9bp。存款占银行总负债的77%,因而是决定负债成本的关键因素。
- 什么因素会触发存款基准利率下调?新冠肺炎的暴发导致宏观经济增速下行,政府引导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企业恢复生产,增加了央行下调存款基准利率的概率。相对于下调MLF和逆回购利率,存款利率调整能够更直接有效地传导致贷款利率。我们认为可能触发存款基准利率下调的因素包括:1)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时间长于预期,对GDP增速的负面影响延续到二季度;2)经过多次LPR降息后,实际贷款利率未有明显下行;3)银行2020年一季度的 NIM大幅收缩且不良贷款率显著反弹。
- 可能的降息方式及敏感度分析。我们假设两种情形:1)定期存款利率降低10bp;2)定期存款利率降低10bp且活期存款利率降低5bp(效果更快显现)。我们的测算表明,第一种降息情形可提升银行业2020年NIM和净利润3.9bp和1.4%。第二种情形可扩大影响至5.5bp和2.0%。大型银行的存款占负债比重较高且利息收入对营收贡献较大,因而降息对盈利的正面作用更为明显。邮储银行(1658 HK)将显著受益,而中信银行(998 HK)和民生银行(1988 HK)受益相对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