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及行业
- 忧人行收水,恒指三天累跌半成。港股连跌三天,恒指累计跌1,608点或5.33%。昨天同时受美股和A股下挫拖累,恒指低开382点后,跌势加剧,最多跌830点,收市跌747点或2.55%。大市成交回升至2,699亿港元。多只食品股逆市急升,百威亚太(1876 HK)升4.9%,是最佳蓝筹,旺旺(151 HK)、康师傅(322 HK)涨逾6%。人民银行昨天于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资金1,500亿元人民币,是去年10月份以来最大规模回笼,令市场忧虑货币政策收紧。昨夜美股反弹,道指升0.99%,纳指升0.50%。美国公布上周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环比减少6.7万,至84.7万,低于市场预期,并创4个月新低,利好市场气氛。另外,市场继续观望美国纾困措施,众议院长佩洛西表示,众议院下周将继续推进一项议程,让民主党在没有共和党支持的情况下通过新一轮纾困法案。
- 恒指国指岛型顶,料调整未完。港股今天料随美股温和反弹,但图表上,恒指和国指昨天裂口下跌后,形成了利空的 “岛形顶” 形态,恒指之量度下跌目标约为27,800-28,000,国企指数之量度下跌目标约为10,900-11,150,均接近上升轨支持。
- 疫苗接种带来复苏,内需将成为中国经济引擎。招商银行兼招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丁安华教授分析:进入 2021 年,全球经济有望步入由疫苗广泛接种所带来的复苏,人类将迎来最终战胜疫情的曙光。随着疫苗复苏,中国出口增长将失去动力,内需自然成为经济的引擎,特别是顺周期的消费。“全面促进消费”,关键在于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时通过 “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 和 “发展服务消费” 激发居民消费潜力。判断中国经济运行的真实形态,需要观察季度环比数据。今年经济环比增速可能的形态是:一季度防疫升级、就地过年,经济活动环比趋于放缓,可能运行在潜在水准之下;之后两个季度受益于全球经济复苏带来的外部需求上升,增速再次上行至潜在水准之上,四季度受制于中国生产替代效应的消退和全球贸易份额的减少,环比增速再次下行。整体来看,2021 年经济环比增速难以持续维持在潜在增速之上,第四季度可能会出现经济增长的拐点。
- 中国软件和IT服务行业受惠新基建和数字转型,首予 “优于大市” 评级。我们首次覆盖中国软件和IT服务行业,给予 “优于大市” 评级。我们相信国策的新基建计划对于云服务的推动,以及传统产业利用人工智能(AI)升级,将对软件和IT服务行业带来持续多年的增长,估计中国大众云市场规模于19-22年复合增长37%至1,770亿元人民币,而中国AI市场规模料于19-22年复合增长38%至280亿美元。基于增长能见度的考虑,选股的偏好是:云 > SaaS > AI。我们覆盖的股份包括万国数据(GDS US/9698 HK, 买入, 目标价:131.15美元/127港元)、中国软件国际(354 HK, 买入, 目标价:11.35港元)、广联达(002410 CH, 买入, 目标价:107.26元人民币)、海康威视(002415 CH, 买入, 目标价:74.28元人民币)、明源云(909 HK, 持有, 目标价:48.75港元)、大华股份(002236 CH, 持有, 目标价:26.72元人民币) 。